近年来,老百姓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家庭都购买了小汽车,随着机动车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道路越来越拥堵,“路怒症”一词已不陌生。而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男女司机还是做着令人反感的交通违法行为,如野蛮变道、强行加塞、滥用远光灯、“骑行”开车、强行超车、小事故大吵架、抢黄灯、随意按喇叭等等。对于这些反感的驾车行为,不仅影响别人也容易出事故,行车安全最重要。
本文目录:
1、酒后驾车的危害
2、饮酒后多长时间可以驾车
3、酒后驾车产生的不安全因素
4、酒后有效地解酒的方法
酒后驾车的危害
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
饮酒后多长时间可以驾车呢?
严格的说:由于人体存在个体差异,对酒精分解能力不同,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科学描述:人饮酒后5分钟即可在血液中发现酒精,2个多小时后酒精会被人体全部吸收。随着时间推移,酒精在体内会逐渐被吸收、分解,含量会逐渐降低。
一般情况下,人体每小时可以代谢10-15克的酒精。人与人的代谢能力不一样,有的人稍快,有的稍慢,不仅仅是人与人不一样,一个人的代谢速度,由于不同的时间、环境、等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以饮酒量1斤(500克)来计算,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大概在200克,以每小时代谢10克计算,大概需要20个小时才能将1斤白酒完全代谢完。所以晚上大量饮酒后,第二天起床后体内酒精含量依然较高,对于一些代谢较慢的司机,即使24小时候也有可能被查出酒驾。在这里给出一个通俗的判断标准1斤白酒24小时不驾车,半斤白酒12小时不驾车。
酒后驾车产生的不安全因素
1、降低驾驶人的视线功能。
驾驶人在行车中,大多数信息都是靠视觉获得的,而驾驶人饮酒后,视线模煳,尤其是对色彩感觉功能降低,直接影响了驾驶人对有颜色的信息选择反应中识别功能,使识别过程的时间延长,失误增多,对驾驶人反应的及时性、准确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2、降低识别能力。
驾驶人饮酒后尚能驾车情况下,反应有两个不一样,一是驾驶人会出现远视,视近为远,二是视物的立体感上发生误差,视大为小。所以,许多酒后驾车者发生撞电杆或与前方车追尾相撞,就是这个原因。
3、降低注意力。
酒精对脑组织的亲和力较强,饮酒后对人的中枢神经起麻醉抑制作用。因此导致驾驶人注意力涣散,反应能力下降,思维迟缓,技术操作的精确度减退,由此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4、降低驾驶人驾驶能力。
驾驶人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行车,发现前方危险情况,从视觉感知到踩制动踏板的动作中间反应时间一般为0.75秒。而当饮酒驾驶人体内酒精浓度达到0.3%时,驾驶能力就有所下降;浓度达到100毫克时,下降35%,达到150毫克时,下降50%。致使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上动作失调,手脚灵敏性降低,不能及时准确处置危险情况,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酒后有效地解酒的方法
1、牛奶醒酒法
醉酒者可饮些牛奶,以便使蛋白凝固,保护胃粘膜,缓解对酒精的吸收。
2、甘蔗汁醒酒法
醉酒神志尚清醒者可自己嚼食甘蔗,严重者可榨出甘蔗汁灌服,能醒。
小编提醒:解酒的办法非常实用,但醒后还是不能驾车!
转载请注明来源:360常识大全网 http://www.360chang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