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统计,腰椎间盘突出主要发病于30-50岁的青壮年,且发病率占70%。大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误解不仅在其发病年龄上,更多的是诊断与治疗上。
重庆红楼医院骨科医生总结了11个目前腰椎间盘突出诊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病友在诊断方面有所帮助:
1、对临床症状、体征的认识
患者主诉慢性腰腿痛时,应进一步详细了解病情,若只想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临床经验告诉我们,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关键是症状、体征与影像学等的相吻合。
2、发病年龄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青壮年,尤以30~40岁为多,如果超过50岁,甚至60岁,有的可能合并有一种或几种其他疾病,除非以往常有腰腿痛,否则诊断应当谨慎,考虑的范围应当更广些。
3、痛的部位及性质
绝大多数病人有腰痛伴单侧或双侧下肢至膝以下的放射痛、麻木,少数L3~4突出病人为腰痛伴大腿前方放射痛,但如果仅腰痛无腿痛或仅伴臀部或大腿后方痛者,则多不属此症;仅腿痛无腰痛,也可能是间盘突出症。然而,其它病变如肿瘤、炎症波及神经根也有腰腿痛,却不是椎间盘突出症。
除了少数椎间盘破裂、髓核脱出或游离于椎管并有粘连时,其腰腿痛可为持续性外,大多数病人是间歇性痛。因此,对持续性痛者应首先排除炎症、结核或肿瘤等。
4、痛的程度、规律
多数病人的疼痛可以忍受或口服消炎止痛药后可缓解。对疼痛时间长达1周以上,难以缓解者诊断该症应谨慎。
大多数病人的疼痛有规律性,活动时痛加重,静止时减轻;翻身、站立时加重,卧床减轻;下午比上午重,白昼比晚间重;咳嗽及大小便腹内压增加时痛加重。腰腿痛病史多较长,数周、数月或数年,反复发作,时重时轻,而对于长时间疼痛不减轻或是进行性加重的病人则应考虑其它疾病,特别是腰椎骨肿瘤。
5、腰部外形及活动度
多数表现为平腰或伴侧弯,以减轻突出的椎间盘髓核对神经根的压力或张力,故腰椎活动时多以某一方向受限为主。如腰椎各个方向活动受限及疼痛者,则应考虑急性腰扭伤、腰椎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肿瘤等;如站立位腰前凸增加、腰椎有阶梯样凹陷畸形者,为峡部裂并滑脱。
6、直腿抬高试验
95%病人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急性腰扭伤、强直性脊柱炎、腰骶椎肿瘤、骶髂关节和髋关节病变等也可阳性。加强试验是区分真假根性坐骨神经痛的有效办法。相反,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则大多数不属此症;但L3~4以上或轻度中央型,或极外侧型,或神经根长期受压萎缩,或椎管腔宽大的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可为阴性表现,应注意鉴别。
7、对影像学检查的认识
随着CT、MRI等影像学装置的问世,不仅为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提供了直接的影像征,还可通过三维观察做出突出大小、类型、位置等的判断。
8、间盘膨出不等于突出
膨出是间盘髓核及纤维环的张力、弹性开始退变,其形态结构仍正常。影像学表现为:间盘前方或后、外侧方的均匀膨起,40岁开始出现,年纪越大越明显,可无临床症状,也不需任何处理,除非合并有椎管骨性狭窄或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才会出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表现。
9、突出不等于突出症
间盘突出的病理改变为某一区域的纤维环部分或大部分破裂,髓核变性突出。影像学表现为:间盘边缘某一位置山峰状的突起,一般在间盘后缘最多见;如有相应的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症状、体征,才能诊断为间盘突出症。
10、保守治疗一成不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发以后,患者一定要接受正规治疗,从临床统计来看,超过90%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初次发作的时候是可以通过佩戴腰围制动、卧床休息、牵引等正规的保守治疗治愈的。但是当患者病情发展到相应的阶段时,可能只有手术才能解决问题,不能为了不想手术而一味只求保守治疗。
11、介入治疗“一试就灵”
目前的介入治疗方法有很多:如经皮间盘穿刺抽吸术和经皮间盘穿刺髓核溶解术、经皮椎间盘激光减压术、经皮等离子消融术等。由于此类方法操作简单,很多中小医院都可开展。但应严格根据实际病情选择治疗方案,不可一味寻求“微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360常识大全网 http://www.360chang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