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被一些高血脂患者视为“罪魁祸首”,很多患有高血脂症的老年人要么吃得很少,要么一点油也不吃。近期,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声明称,油吃太少或一点不吃并不科学,在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的同时,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反倒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及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下面跟随360常识网了解一下吧!

浏览大图

植物油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饱和油脂,如椰子油和棕桐子油,这些油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经常食用可以使血胆固醇水平增高。饮食中应减少这类油脂。

第二类是单不饱和油脂,包括花生油、菜油和橄榄油,这些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它们不改变血胆固醇水平。

第三类是多不饱和油脂,如大豆油、玉米油、芝麻油、棉子油、红花油和葵花子油,这些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它们可以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ω-6脂肪酸和ω-3脂肪酸两种类型。大部分阶ω-6脂肪酸是亚油酸,存在于前面所述的植物油中。ω-3脂肪酸主要存在于一些海鱼中,故而海鱼和鱼油适合于高脂血症患者食用。

浏览大图

食用油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易造成血脂升高及诱发心血管病;不饱和脂肪酸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两类,它们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能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和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还能调节血脂。美国塔夫茨大学研究发现,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不足会导致心脏相关疾病增加。

一般说来,“不饱和脂肪酸”大都存在于植物油中。其中,茶籽油、菜籽油和橄榄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大豆油、玉米油、芝麻油、红花油、亚麻籽油和葵花子油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花生油介于两者之间。“饱和脂肪酸”则在猪油、黄油、牛油等动物油中含量高。

浏览大图

滴油不沾会让患高血脂症的老年人缺乏必需脂肪酸,导致皮肤病、肠胃道及肝、肾异常等,也使得体内不能吸收脂溶性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出现营养不良。日常饮食还是应吃些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油脂,把每天食用油量控制在25克左右。《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明确指出,血脂异常者应优先选择橄榄油、油茶籽油等作为烹调油,并多摄入富含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用油不能太单一,可把不同脂肪酸的油换着吃,比如花生油和大豆油、菜籽油换着吃。并且,炒菜时油温不能高,高血脂患者可多吃蒸煮、凉拌菜。此外,不同油吃法不一样,花生油、茶籽油等适合炒菜;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适合炖煮;麻油、亚麻籽油最好用来做凉拌菜。

浏览大图

买食用油三点很重要:看标签,注意标签上食用油的名称、加工工艺、等级和生产日期。大豆油还会标注是否使用转基因原料。看品牌,尽量选信誉好的品牌,因为油易变质,且原料易受到黄曲霉素的污染,所以整个生产过程的监管尤其重要。另外要看外观,环境温度在20℃以上时,植物油的外观是清晰透明、不浑浊、无沉淀、无悬浮物的,温度在20℃以下时,花生油可有部分沉淀、悬浮物,属于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