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电影《平原游击队》中那位智勇双全、屡建奇功,令日军闻风丧胆的游击队队长李向阳的原型,其实就是咱陕西蒲城人,他的名字叫包森。

包森(1911-1942),原名赵宝林,又名赵寒。1911年出生于蒲城县三合镇义龙赵家村。幼年曾求学于蒲城县东槐院小学,后入三原省立三中、西安高中等校。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包森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19块根据地中,连接华北与东北的冀东根据地的主要缔造者。智擒日本裕仁天皇的表弟赤本大佐,则令包森更具传奇色彩。他也因此成为日本天皇钦点的“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中国将领。

活捉天皇表弟

让包森青史留名的一仗发生在1939年4月。包率部生擒了日本天皇的表弟、驻遵化的日本宪兵大佐赤本,并且处决。

擒获赤本的过程是这样的:1939年以来,日军对冀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为保存实力,包森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散在老百姓家里。赤本以为八路军已被消灭得差不多了,便寻思能找到心腹之患包森,劝其投降。为此,他找来了刚刚俘获的八路军战士王振西。

“你知道包森在哪儿吗?”赤本问。“我是他的警卫兵,还能不知道他在哪?”王振西说。

赤本说:“你带我去找他,我要和他面谈。”

1939年4月26日,王振西带着赤本来遵化东北的孟子院附近。在临进村前,王振西对赤本说:“你带这么多部队,包森看见还不跑?再说,你也不能穿这身衣服。”赤本一听有理,便和翻译换上了礼帽、大褂,并将部队留在了村外。

整个戏剧的导演者包森,接到密报后,在村口化装埋伏了六七个侦察员,帮老百姓打土坯。干活的地点在一个坝台上,坝台前就是过村的小道。当押解着王振西的赤本和翻译走到侦察员跟前的时候,突然,王振西指着后面的两个人说:“这是日本司令,这是翻译。”等待已久的贾振华、年焕星、马兰田等人立即从坝台上跳下,将枪口对准了赤本和翻译。这位天皇的表弟还未回过神来,便成了八路军的俘虏。

由于鬼子大队就在后面,众人急忙拖着两个俘虏前行。而赤本极不配合,还“叽里呱啦”地乱嚷嚷。眼看日本大队快到跟前,万般无奈的战士们在释放了翻译后,从老乡家里找来斧子,对着赤本的脑袋连砍三下,结果了这位侵略者的性命,并草草掩埋。当敌人来到的时候,几位八路军战士已分散隐蔽了。由于做事隐蔽,鬼子一直认为赤本是被关押着。

赤本大佐被生擒的消息,震怒了日本天皇,也令整个关内的日军狼狈至极。他们在遵化组建了赤本营救会,派出大批日伪军扫荡了一个月之久。同时,还用各种方法和八路军联系,甚至指使伪“满洲国”的日本特务川岛芳子从中周旋。

这次战斗后,包森被任命为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冀东八路军第13团团长。

倒扛锄头吓敌人

1939年6月,在攻打敌人的重要据点佛爷来的战斗中,包森安排几名战士带领当地群众在据点周围的各村走动,故意使狗狂叫,造成声势,迷惑敌人。待敌人疲惫不堪而自己休息足够后,包森带领战士们潜入据点,出其不意地杀向敌人。吓坏了的敌人以为是八路军大部队杀过来,急忙寻求增援。包森早就料到敌人会来这一招,便留下一部分人继续战斗,其余战士准备袭击敌人的援兵。

同时,包森还动员附近村庄里的青壮年,夜晚扛着锄头(锄把朝上),埋伏在敌人必经的路上。并且指示他们故意暴露目标,远看就像八路军战士在行军。当敌人进入埋伏圈后,战士们一顿猛打。这时,又从四面八方传来枪炮声(爆竹声)、喊杀声,吓得敌人魂飞魄散,纷纷举手投降。战斗结束后,俘虏们扭着脑袋四处观望,“原来你们只有这么一点人啊!”

激将法造就果河沿大捷

1941年7月,日本为发动太平洋战争,将冀东日军调走,改换45000名伪“治安军”,要求建立“规范治安区”。针对这种情况,冀东军分区决定集中力量打击伪“治安军”。1942年1月12日夜,包森得知驻玉田的伪“治安军”翌日将进燕山口扫荡,遂决定在果河沿打一场漂亮仗。包率部连夜急行军,于13日凌晨1时,布阵于遵化县西南果河北岸蔡老庄、蔡二庄一线。几乎与13团北移的同时,驻玉田县城的伪“治安军”第2集团司令部及所属第3、第4两个团倾巢而出,司令部及3团北进界山口入遵化境;4团北入燕山口,于13日凌晨1时许抵达蔡老庄、蔡二庄的界山口,遭先抵于此的13团4连的迎击。缺乏夜战经验的伪“治安军”退回南岸,死守阵地不敢动作。包森以3个连兵力正面牵制,以兵力分两路连夜渡河迂回至敌后的燕各庄,形成对这股伪军的包围。

拂晓,战斗打响。包部的3个连从正面攻击,当即歼敌机炮连200余人,其余500多人向南狂逃到燕各庄村头,被预伏于此的4个连全歼。另一部分300余人,在日本教官的率领下,逃入小山上的憋古寺内,据险顽抗待援。此时,伪“治安军”第2集团倾巢出动,前来救援。包森当机立断:派出警戒部队,阻击援军。之后,包森亲临山下,来到阵前问3营营长耿玉辉:“老耿,多大年纪了?”“40啦!”老耿不解地回答。包森又意味深长地说:“老了。”

这激将法立即奏效,只见耿玉辉甩掉皮夹克拔出手枪,身先士卒冲上山去。全营官兵一呼而应,发起了决死冲锋。寺内伪军见援兵无望,又遭猛击,便打死日本教官,晃起白旗投降。下午3时左右,伪“治安军”第2集团司令部及所属第3团赶到燕各庄援救,又被包布置的警戒部队打得丢盔卸甲,溃不成军。这场战斗,我军以7个连的兵力全歼伪“治安军”1个团,击溃第3团,击毙日本教官4名、伪军官兵100余人,生俘伪军中校团副以下官兵800余人,缴获山炮2门、迫击炮4门、轻重机枪26挺、长短枪700余支、弹药10万余发,其他辎重大批。晋察冀军区接到战报,大喜之下惟恐失实,令重查再报。经核实,战果与原电无误。果河沿大捷使包森的名字再次声震敌后战场。

中国的夏伯阳

就在果河沿战斗胜利一个月后的1942年2月17日,包森率特务连和13团1营一部于遵化县野虎山与日军、伪满洲国军队交战。战斗打响前,他来到前沿阵地举起望远镜观察敌情,不幸被埋伏在附近的敌狙击手击中,壮烈牺牲,时年31岁。

包森牺牲后,为防止敌人趁机反扑,消息被严密封锁,就连他的战马和警卫员也被安排在一个偏远山洞40天。

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人民政府将包森的尸体移至石家庄烈士陵园。

对于包森,叶剑英元帅称其为“中国的夏伯阳”。原冀东军分区司令员李运昌说:“包森在冀东是打天下的”。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则哀叹:“到冀东如入苦海”。敌人惧怕他,日军听说包森的军队到了,便会有人摸着脑袋说:“死了死了的”。伪军们口角,便常以“出门打仗碰上老包”为咒语。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智勇双全的队长李向阳,电视剧《剑吼长城东》中令日寇闻风丧胆、威震关内外的主人公包真,都是以包森为原型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