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祭墓。
祭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内容,现代多称为“扫墓”。祭墓这一风俗产生的原因颇为复杂,并不单一。
早期人们并不祭墓,“墓”音同“没”,意思是没有了,下葬是不留坟头的,即孔子所谓:“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在儒家推崇的“事死如死生”观念被社会广泛接受后,厚葬之风兴起,祭墓风俗也出现了,随之出现的还有盗墓现象。
从《孟子·离娄下》记载的一则“墦间乞食”故事来看,祭墓风俗在战国时期已很流行,时齐国有一丈夫,便背着妻妾去吃祭墓食物。但是此时的祭墓并一定在清明节进行,能成为节日风俗,与古老的“上巳节”有关。
上巳节是先秦人的重要节日,《诗经·郑风》那首有名的《溱洧》诗,描写的就是先秦青年男女在野外过上巳节的情形。就此,《韩诗注》称:“谓今三月桃花水下,以招魂续魄,祓除岁秽……三月上巳之辰,此两水之上招魂续魄,拂除不祥。”
可见,上巳节除了基本的“春游踏青”内容外,还有“招魂续魄”和“祓除岁秽”两个活动主题。在秦汉以后,上巳节开始被冷落了,与其时序节点相近的“寒食节”和“清明节”活跃起来,原本上巳节的内容,分别被转移到了寒食节和清明节里。
北方土葬必堆坟头
上巳节原本活动主题形式也发生了变异,其中的“招魂续魄”,成祭墓活动。这么说的根据在哪?在至今流行的祭墓形式中,可以找到答案。
祭墓又称“野祭”,民间俗称“上墓”或“上坟”。清顾禄《清嘉录》卷三“纸锭”条称,苏州人祭墓,“皆焚化纸锭……其有挂于墓者,则彩笺翦长缕,俗呼挂钱,亦曰挂墓。”这种挂墓,就是将成白纸做的冥钱串起来,挂在杆子上,插在墓地,这一形式的本意就是“招魂续魄”。民间旧传,不过清明节这挂钱是不能动的,因为亡魂还没有来取。
在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以前,何时进行祭墓并没有统一,有的仍在上巳节的三月三进行,也有的在寒食节进行,还有在春分时进行。但在这之后被统一定在寒食节。
据《旧唐书》,开元二十年四月十九日,唐玄宗李隆基下了一道敕令:“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既不庙享,何以用展孝恩?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并将寒食节祭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就这样,祭墓被官方用红头文件定在原本以禁火为主题的寒食节里。
寒食祭墓资料图
寒食节从冬至后第105天开始(也有从第104天开始),共2-3天,随后就是清明节。从实际活动看,寒食祭墓并不定就在寒食节进行,清明节前后均可,有的地方是“前三后四”,有的地方是“前后十天”,还有行“一月祭”,在清明前后一个月内都可以祭墓。
虽然祭墓日子可变,但在唐宋时一般不能在清明节这天祭墓,只有死未逾三年的新坟,或是孤魂野鬼,才在清明节祭墓。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即称:“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
那么祭墓后来怎么又安排在清明节了?这是因为寒食节的消亡,或者是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结果。明朝以后,不举火、吃冷食的寒食节渐渐没人愿意过了,但祭墓不能少,便合并进了清明节,“寒食祭墓”之俗遂成“清明扫墓”。
不只祭墓成了清明节内容,已往上巳节和寒食节的的内容,都被整合到了清明节:扫墓、禁火、插柳、踏青、荡秋千、蹴鞠、放风筝……
最后来说说盗墓。
与祭墓相对应的是,在清明节前后盗墓也比较多。
这是为什么?原来清明节前后上坟、修墓的人多,动铲取土不容易被怀疑,而在平时,墓地出现人一定会被注意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古人有在清明节(寒食节)迁坟的风俗,古人将已下葬的亡人移葬他处,要选日子的以避凶日,而在清明节移葬就不需要考虑日子的好坏了,这是通用的修墓移葬吉日。
一些非盗墓世家出身的“粉丝级别”的盗墓者便会利用这机会,冒充家属、后人,公开盗挖一些无主坟、古墓。
清明期间的盗墓者为什么不是盗墓世家出身?这里又有一迷信。寒食、清明是修墓祭祖,追思先祖亡人的日子,要积阴德。再是,古人认为清明期间小鬼活跃,阴魂不散,如果在这时候去挖墓,很容易被鬼缠上,遭报应,折阳寿,还会给家人带来灾。
盗亦有道,盗墓世家会避开这种时候的,一般不会在清明期间动土的。只有不懂规矩者(如过去当兵的)、新入行者(盗墓小说看多的),才不看时候盗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