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艾滋病的潜伏期主要是包括入口期,即是感染之后从血标本的检测中尚未出现艾滋病的哪一段时间里,通常来说都是两周到三个月的期间。这段期间是没有任何的症状的。

一、.潜伏期的大概时间

自1981美国报道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 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尽管全世界对艾滋病的防治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至今仍未获得有效的预防药物和治方法, 因此对感染者从感染到艾滋病发病这一段潜伏期时间长度的研究对于了解艾滋病的然史、评价治疗效果、进行流行预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0年以来, 针对监测系统的不同监测数据, 对艾滋病潜伏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 不同方法对艾滋病潜伏期得出了不同的数据,所得到的艾滋病潜伏期结果普遍都在8-9年。

至今为止,除了极少数未被确认的个体报告之外,还没有任何可证实的资料证明有短于1年或者长达20年的艾滋病潜伏期存在。

二、.潜伏期的科学判断标准

艾滋病潜伏期就是指从人体感染艾滋病毒到艾滋病病毒将人体免疫系统的T4淋巴细胞破坏到不足以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发病的时间。其标志就是CD4+细胞计数大量减少。目前国内大量网站宣扬的所谓艾滋病症状来判断艾滋病潜伏期是不严肃也是不科学的。按照中国疾控中心的《HIV/AIDS抗病毒治疗手册》的解释为无症状期CD4 T细胞记数>200/mm3,但< 350/mm3的情况下的建议治疗,而CD4 T细胞记数≦200/mm3的情况下要求立即开始治疗。可见,所谓艾滋病潜伏期的时间判断是以血液中CD4 T细胞记数是否下降到足以导致免疫缺陷的程度为标准。

三、伏期统计方法

1.中间点法是最为直观和简单的统计方法,是以最后一次血清艾滋病抗体检测阴性为起点,以第一次血清检测阳性为终点,并取得中间值,再以已知数据做拟合参数分析得到潜伏期的结论,该种方法得出的艾滋病潜伏期越为8.3年。分布法

2.分布法是针对中间点法中对于血清转化的时间不确定所采取的一种统计上增加精度的方法,该种方法得出的艾滋病潜伏期约为12年

3.血清学变量法血清学变量法是较为先进的统计方法,利用目前较为过去先进的检测技术,对血清中CD4+细胞计数进行大量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该种方法得出的艾滋病潜伏期为8.3年[3]。

4.感染年龄对艾滋病潜伏期的影响

5.年龄对艾滋病 潜伏期的影响作用已在多数研究中得到证实, 主要表现在艾滋病感染时的年龄越大, 艾滋病发病的危险越大, 其相应的潜伏期越短。

6.根据国外的数据,按感染时的年龄将HIV感染者分为< 20 岁、20~ 29 岁、30~39 岁、40~ 49 岁、 50 岁5 个组, 发现年龄越大和艾滋病 快速进展独立相联系, 感染后5 年的发病率分别为4.2%、16.9%、20.6%、31.9%、36.2%。每增加1 岁, 发病的危险率增加4%, 增加10岁危险率增加42%。由于衰老本身是疾病和死亡的促进因素, 在研究不同年龄感染者的生存时间时, 将艾滋病感染者的死亡率和标准人群比较, 发现扣除衰老本身的作用后, 年龄仍然显着影响着HIV 感染者的潜伏和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