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 药膏别多涂
“一支药膏四五天就用完了,这包装也太小了。”过了60岁,王奶奶一到冬天手脚就会干裂、瘙痒、脱屑,只好求助于尿素软膏之类的外用药。皮肤的“灾情”减轻了很多,可由于王奶奶每次都涂抹厚厚的一层药膏,每年都得用上十多支。
“秋冬季节是各种皮肤病的高发季节,再加上有些人习惯用碱性较大的洗涤用品,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性保护膜,使得很多人深受皮肤干裂、瘙痒的困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向记者介绍,一些外用药有助于皮肤保持水分,但使用时要注意一些细节才能充分发挥药效,同时也能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和不必要的浪费。
首先,涂药不能贪多。针对有些人“多涂抹些药膏,见效快”的想法。皮肤病外用药常会把药物主要成分混合在凡士林、羊毛脂等基质里, 使皮肤缓缓地吸收药物。如果患处皮肤透入性正常,药膏涂抹太多并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药物的吸收。而如果表皮有损伤或患有湿疹等疾病时,又会明显增加药物的吸收,不利于对药物有效成分的控制。有研究显示,湿疹皮肤的透入性比正常皮肤大8—10倍。“尤其是用氢化可的松等激素类乳膏时,过多的激素进入人体,长期使用可能产生很多不良反应。”
其次,涂药应“做足功夫”。通常的做法是,涂抹药膏前,先用温水把双手和患处洗净,等皮肤半干后,再将药膏轻轻地均匀抹在患处,使药膏在患处形成薄薄的一层药物膜,并轻轻按摩1—2分钟以利于药物的吸收。
皮肤瘙痒不要急于求成,涂抹药膏一次性不要过多,也不要增加涂药的频率。